在巴州區(qū)水寧寺鎮(zhèn)
,居住著晉代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的后裔。來到水寧鎮(zhèn)謝家大院,斑駁的白璧上鐫刻有謝家家規(guī)
,百年老宅在風雨中堅挺地支撐謝氏一族,孕育著謝家一代代優(yōu)秀兒女。代代都有文人出
謝家最初居住在通江毛浴鎮(zhèn)雞子頂
,后部分族人遷入平昌謝家洞新廟子,家族壯大后一支謝氏族人遷居水寧寺。清朝末年,謝家子弟謝天元考中進士,始建謝家大院(又稱謝家衙門)。辛亥革命后,謝天元隱居鄉(xiāng)野,設管教學。謝家大院留存至今
,家風家訓亦代代傳承。后裔子孫詩書傳家。新中國成立后,40多人從事教育工作,謝家大院嫡孫謝滿成、謝永禮、謝勇祖孫三代從事教育,桃李滿天下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當地群眾贊曰:三代園丁在一室
壁畫家訓世代傳
謝家大院內堂墻壁上有精美的筆畫
,每一幅畫旁邊都有一句規(guī)勸世人修身養(yǎng)性的話,出自東漢書法家崔瑗的《座右銘》:“無道人之短,無恃己之長。施人慎勿念,受施慎勿忘。世譽不足慕,惟仁為紀綱。隱心而后動,謗議庸何傷。無使名過實,守愚圣所臧。在涅貴不淄,曖曖內含光。柔弱生之徒,老氏誡剛強記者了解到,謝家家訓分為德規(guī)、家規(guī)
現任巴州區(qū)平梁鎮(zhèn)黨委書記謝江鴻就是謝家大院謝氏后人。一個農家走出的孩子
,謝江鴻特別孝親敬老,參工幾十年來,始終堅持每周回家看望父母,陪老人聊天、散步。他說:“我們從小在謝家傳統(tǒng)家規(guī)家訓的熏陶下每逢清明
今人有詩詞贊云:“梔庭幽寂喧聲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