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冬臘月的天,四處寒氣逼人
,老張的心卻溫暖如春古往今來
老張一家現(xiàn)在租住在北龕寺附近的汽車維修市場
兩名群眾正通過公示欄了解還房信息
“我們老房子是修巴達(dá)鐵路征收的。”正在拾掇廚房的老張媳婦吳瓊英放下剛透過水的抹布接過話茬
說話間吳瓊英已從里屋的柜子翻出一個邊角毛刺
“房屋征收手續(xù)齊全
“一是為了給巴達(dá)鐵路和受保護(hù)的北龕寺‘讓路’
時間滔滔如河
今年60歲的老張早已過了知天命之年
不知不覺中
站在車流如織的檬子河大橋上
對于新房的分配
,老張夫婦早有打算。“兩個女兒各一套正當(dāng)老張暢聊幸福生活之際
從周姝琴的講述中
原來,為化解多年遺留問題
都說征地拆遷工作千頭萬緒,最難的還是安置工作
一旁的老張立馬豎起大拇指說:“這回我們社區(qū)搞得好
,先選號、后選房,選中離場,我第一個沒話說。”此時,微風(fēng)裹挾著夕陽的余暉悄悄落在老張臉上
,將他的臉頰暈染得緋紅。老張除了要接新房,二女兒還在年前生下二胎寶寶,家中喜事可謂是接踵而至。一想到4個孫兒以后住的是寬敞舒適的新房,老張咧著嘴笑個不停,眼神里滿是期盼和欣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