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貧困戶
“趕緊坐,趕緊坐!我這地方比較小
看到我們到來
冬日的陽光暖暖地灑在院壩里
“那時候迫不得已呀
2014年
“黨的政策好
2015年,諶傳明的母親突然病逝了
在家呆著,光吃“老本”也不行呀
,自己不能等靠要,必須找一條生財?shù)穆纷?這時候
,諶傳明想到了一同在上海打工的鄰居是位種黃桃的高手,而且這位鄰居在上海種黃桃還致了富,何不在老家種黃桃試試。但是巴中有沒有黃桃市場?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疑慮告訴了胡大春。通過與在上海的鄰居溝通和認(rèn)真考察,在老家種植黃桃的事情就這么定下來。說干就干!但是,憂心的事卻來了:資金嚴(yán)重不足
。“莫擔(dān)心,你可以申請扶貧小額信貸
。”胡大春的話給他吃了“定心丸”。在村支部的幫助下自己的6畝土地荒蕪多年,雜草叢生
一個月后
,荒地開墾出來了,“上海黃心黃桃”栽好了。2017年
,對諶傳明來說,喜事連連:先是專門到上海整整學(xué)了兩個月技術(shù),之前的鄰居對黃桃種植技術(shù)毫不吝嗇,施肥、治蟲、剪枝樣樣都教;再就是自己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。“脫貧了
,我更要好好干,總不能讓貧困的帽子又戴在我頭上。”諶傳明樂呵呵地說。“不用跑路,你看嘛
,那就是我的黃桃園。”站在院壩邊上,順著諶傳明手指的方向,一大片桃樹映入我們的眼簾。走進(jìn)黃桃園
,一棵棵桃樹排列整齊,在寒冬中頑強(qiáng)生長。“別看樹枝光禿禿的
,到了三四月份,你再來看,一定是桃花滿枝。”諶傳明說,今年他的黃桃要掛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