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良好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
,讓界牌村自動貼上“綠色、生態(tài)”標簽
。2017年
,在李榮華的積極爭取下,村里獲得了30萬元特殊黨費用來發(fā)展蜂蜜
。但由于養(yǎng)蜂是個技術活
,村民都擔心不能成功。“成功了是你的功勞
,失敗了算我的
。”李榮華動員兒子程柯文辭去巴州區(qū)城管執(zhí)法局的工作,回村學養(yǎng)蜂
。
蜜蜂飛舞
、蜂箱遍地。在何榮蜂蜜養(yǎng)殖區(qū)
,程柯文手把手地教他識別野蜂
、檢查蜂房、查看蜂蜜
。程柯文介紹
,界牌村成立程氏甜遠種養(yǎng)殖專業(yè)合作社,采取“支部+專合社+大戶”的發(fā)展模式
,示范帶動23戶村民養(yǎng)殖中華蜜蜂350箱
。“目前專合社已銷售蜂蜜500斤,按每斤80元算
,年底收入預計40萬元
,養(yǎng)殖戶戶均增收6000元。”
2016年3月
,界牌村回引何九江等5名大學生
,注冊“優(yōu)土農”“施小廚”兩個品牌,發(fā)展農村電商
。村里把何光義等36戶村民組織起來
,專門從事臘肉、農家豆瓣醬
、煙熏豆腐干等特色農產品生產
。 “想不到這些土產品成了暢銷貨,還遠銷全國
。去年我光賣豆腐干就掙了22萬元
,比打工強多了。”何光義喜不自禁
。
在界牌村農村電商體驗店
,各式山貨琳瑯滿目,何九江正在電腦上和買家交流
。“打開騰迅
、優(yōu)酷等視頻,隨時都能看到界牌村的特色農產品
。去年實現電商收入174.4萬元
,今年又收入100萬元,年底突破300萬元
。”何九江自信滿滿
。

為了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,界牌村成立了文藝隊
。
重實干“小官大做” 以文化人編織美好生活
歷史的車輪在界牌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
。如何做好文化這篇文章讓村民既富腦袋又富口袋?2013年初
,李榮華布下一盤大棋:以紅色文化游
、古村游、農耕體驗游
、森林康養(yǎng)游為特點規(guī)劃發(fā)展鄉(xiāng)村旅游
。
當年,紅軍在界牌村留下了著名的殺牛坪戰(zhàn)斗遺址
,紅色文化厚重
,但保護堪憂。“紅色遺跡要保護
,紅軍精神不能忘
。”李榮華經過多次申報,又四處募款
,2015年夏
,“巴州區(qū)界牌紅軍烈士陵園”終于開工建設。陵園現已成為巴中市紅色教育基地
,每年都有幾千余各級干部
、附近村民、中小學生前來參觀瞻仰
,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
。
界牌村是巴文化、三國文化
、農耕文化的活化石
。5000多年前
,界牌村就有人類活動。秦漢時期
,界牌村又是米倉古道上的一個重要節(jié)點
。“建文物博物館,既可以保護傳統(tǒng)文化
,又能發(fā)展文化旅游
。”李榮華思考得長遠。
說干就干
。“我們在界牌村調查考證半年多
,吃住全在她們家里。”2015年
,李榮華邀請長期致力鄉(xiāng)村文化研究的張浩良
、張煕明父子前來考證,收集各類視頻
、圖片2萬多張(個)
。為讓大批文物有個好“歸宿”,李榮華自費建起全市第一個村級文物博物館——沙回坪博物館
,并成功申報“四川省古村落保護”
。如今,博物館館藏各類文物2000余件
,搶救性保護了一大批文物
,為界牌村發(fā)展樹立了一塊金字招牌。同時
,輯錄了全村60歲以上七十余人共200多小時《秦巴古道鄉(xiāng)村治理的歷史變遷口述史》視頻
,整理出版《秦巴古道沙回坪》《千古一村沙回坪》等三本書籍,請人編寫了《秦巴古道界牌村》《八唱殺牛坪》《美麗的界牌村》等5首村歌
。
弘揚傳統(tǒng)文化
,村民精神生活很豐富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
?次瑾{
、嘗美食、拉家常
,在界牌村村委院壩里
,100多位老人滿臉笑容,一起歡度端陽節(jié)
。“一到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
,李書記都要把我們老年人組織在一起,免費耍一天。我們非常開心
。”80歲的村民盧興富介紹
,為了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,村里成立舞龍
、舞獅
、秧歌、嗩吶4支文藝隊
,在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、國家慶典
、村民喜事時表演
。此外,村里還開展文明之星
、致富之星
、最美公婆(兒媳)等評選活動,“如今的界牌村
,再也沒有吵架
、亂扔垃圾、不孝敬老人的現象
,全村和睦像一家
。”
“李書記心里始終裝著兩家事:村民最需要什么,村里怎樣發(fā)展最好
?”第一書記石曉蘭說
。
“李榮華作為一個偏遠落后村的支部書記,傾其所力
,不唯名利
,始終保持一顆‘小官大做’平常心,數十年如一日
,實屬難能可貴
。”巴州區(qū)委組織部副部長賈旭如此評價。
雨入花心自成甘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