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國家航天局獲悉:1月3日10時26分
10時15分
,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發(fā)出指令,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距離月面15公里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,7500N變推力發(fā)動機開機,逐步將探測器的速度從相對月球1.7公里每秒降到零。在6—8公里處,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(tài)調(diào)整,不斷接近月球;在距月面100米處開始懸停,對障礙物和坡度進行識別,并自主避障;選定相對平坦的區(qū)域后,開始緩速垂直下降。約690秒后,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—艾特肯盆地內(nèi)的馮·卡門撞擊坑內(nèi)。落月過程中,降落相機拍攝了多張著陸區(qū)域影像圖。落月后,在地面控制下
,通過“鵲橋”中繼星的中繼通信鏈路,嫦娥四號探測器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多項工作,建立了定向天線高碼速率鏈路。11時40分,著陸器監(jiān)視C相機獲取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并傳回地面,圖中展示了巡視器即將駛離著陸器、駛向月背的方向。嫦娥四號探測器由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
,共配置包括2臺國際合作載荷在內(nèi)的8臺有效載荷。其中著陸器上安裝了地形地貌相機、降落相機、低頻射電頻譜儀、與德國合作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等4臺載荷;巡視器上安裝了全景相機、測月雷達、紅外成像光譜儀和與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測儀。科學家認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