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春三月,春風和煦
激蕩人心的歌曲
隨歌聲追憶青春
夕陽無限好,歌舞煥青春。
成和兵是紅巖社區(qū)歌友隊的發(fā)起人
,今年63歲,酷愛音樂。退休后,音樂便成為豐富成和兵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。去年,他從廣州回到巴中,居住在紅巖社區(qū),每天下午只要不下雨甜美的歌聲引得意趣相投的老歌迷的共鳴
成和兵從小就喜歡音樂
1976年,成和兵到部隊當兵
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
2018年7月,盛燕回到巴中
坎坷中歌聲飄揚
“《龍的傳人》開始時語速要緩
今年61歲的李瓊是歌友隊里一位特殊的歌者
李瓊是恩陽區(qū)青木鎮(zhèn)騎龍村人
1977年
年輕的老師
1995年
,李瓊的命運發(fā)生了改變。因患青光眼導致雙目失明,她不得不從此離開心愛的講臺,結束教書生涯。“如果不是兩個孩子,她恐怕早已尋了短見。”成和兵說。剛失明的那幾年里
,李瓊每日心情低落、精神渙散,對生活毫無希望。為了讓她戰(zhàn)勝“黑暗”,找回失去的快樂,成和兵帶著她到廣場上唱歌,舒暢心情,借此認識一些老年朋友,讓生活充滿希望。第一次站在廣場上,李瓊看不見老人們唱歌跳舞的場景,卻能用心感受到老人們的情緒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?匆娎瞽偮牭煤苋肷瘢恍├先藖淼嚼瞽偯媲?div id="m50uktp" class="box-center"> ,邀請李瓊為大家唱一首歌。李瓊來到人群中間“都說我唱歌吐字清楚
漸漸地
,聽李瓊唱歌的人也越來越多。見李瓊唱得好,一些老人便請李瓊教他們唱歌。每天,李瓊在廣場上定點專門教大家唱歌。“李瓊唱的大多是紅歌、經(jīng)典老歌,我們都很喜歡,她嗓音洪亮得很,聽起來讓人振奮,聽后心里十分舒坦。”來學歌的騰淑琴加入歌友隊剛三天時間,就對李瓊十分贊賞?div id="4qifd00" class="flower right">來學歌曲的大都是一些老年人
,記憶、精力大不如年輕的時候。為了教會他們,李瓊讓成和兵將歌詞抄下復印好后,發(fā)到學歌的老人手中,一句一句地教,直到達到“理想”的效果。“毫不夸張地說,教會一首歌,至少要教二三十遍,唱得嘴巴發(fā)干。”李瓊說看到妻子在歌聲中找回了曾經(jīng)的快樂
歌聲飄蕩在巴城
3月20日,記者再次聯(lián)系成和兵時
,他正在巴州區(qū)回風街道辦事處新天地廣場3月20日,記者再次聯(lián)系成和兵時,他正在巴州區(qū)回風街道辦事處新天地廣場表演。“歌友隊除了在紅巖社區(qū)表演,還常常走進其他社區(qū)、深入鄉(xiāng)村表演。”成和兵說。記者了解到,歌友隊現(xiàn)有的20余名成員基本上都是退休職工
,也有部分農村婦女;平均年齡65歲,年齡最小的52歲,年齡最大的78歲。“我們雖然是上了年紀的人,可為了歌唱,大家敢于糾正自身的毛病,追求完美的自我。”盛燕說,唱歌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樂趣,只要把樂趣當夢想追求,想沒有好結果都難。無論是平時排練還是正式演出
今年64歲的何玉秀是歌友隊的舞蹈表演者
成和兵介紹,歌友隊雖不是專業(yè)團體
人老志尚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