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
4月4日是北約成立70周年,為期兩天的北約外長會當天在華盛頓“低調(diào)”落幕
。美國媒體披露,以往北約“十年慶”通常會舉行領導人峰會,并舉行相關大型慶?div id="d48novz" class="flower left">北約秘書長——
北約盟友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
,這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事實盡管北約外長會會后發(fā)表的聲明和新聞稿都強調(diào)了北約成員國在主要議題上的“共識”,但美國和歐洲盟友在軍費分攤問題上爭吵激烈
,凸顯了北約內(nèi)部的嚴重分歧。美國副總統(tǒng)彭斯4月3日指責德國,要求德國在軍費分攤上“做出更多行動”。德外交部則回應說:“德國對北約的貢獻不能僅看國防預算。”就連現(xiàn)任北約秘書長斯托爾騰貝格也對美歐分歧感到擔憂。“北約盟友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
,這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事實。”斯托爾騰貝格說。美國前駐北約大使尼古拉斯·伯恩斯和道格拉斯·魯特4月2日在《華盛頓郵報》撰文稱,美國領導人對北約本身產(chǎn)生懷疑,這在北約歷史上從未有過。法國外長勒德里昂在4月6日結束的七國集團外長會新聞發(fā)布會上坦言:“在巴以沖突和對伊朗關系問題上
,七國集團外長存在分歧。”鑒于去年加拿大七國集團峰會因美歐、美加矛盾導致“不歡而散”的尷尬,本次法國舉辦的七國集團外長會避開關稅與貿(mào)易、氣候變化等分歧巨大的議題,轉(zhuǎn)而側重討論反恐、網(wǎng)絡安全、非洲局勢、男女平等等具體問題德國資深外交官——
現(xiàn)在跨大西洋關系的危機更為嚴重
今年4月初
不少分析人士認為,雖然美歐雙方一直沒有偏離盟友關系的軌道
,然而在美國現(xiàn)政府上臺之后,傳統(tǒng)的跨大西洋關系卻日趨緊張,美歐雙方的分歧和矛盾越來越明顯。過去兩年多來
,美國政府分別從兩條戰(zhàn)線向歐洲盟友“發(fā)難”。一是在防務領域,美國頻繁指責歐洲國家在北約軍費開支上“不給力”,抨擊其“搭便車”,要求其提高防務支出,否則將考慮退出北約,“不再保護歐洲”。另外在經(jīng)貿(mào)領域,去年3月美國宣布將對進口鋼鐵和鋁產(chǎn)品分別征收25%和10%的關稅,其中就包括來自歐盟的鋼鋁產(chǎn)品。有分析認為,美國政府在軍費分攤和關稅方面的強硬表態(tài),將美歐關系撕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,讓跨大西洋裂痕一時難以愈合。此外
,美國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“首都”、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擁有“主權”,遭到許多歐洲國家的反對。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(xié)議與應對氣候變化的《巴黎協(xié)定》,同時在貿(mào)易問題上頻繁向歐洲國家發(fā)難“歐洲人對美國的做法無所適從。”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高級研究員菲力浦·勒科爾對本報記者表示
“跨大西洋關系現(xiàn)在處于新的危機時刻。”德國資深外交官沃爾夫?qū)?middot;伊辛格如是說
哈佛大學學者——
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存在不會改變,但希望歐洲人自己付錢
“美國與歐洲的關系正呈螺旋式下降
而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擔任對歐事務高級官員的紐約大學教授斯賓塞·菲力普斯看來
俄羅斯政治學家
、政論家德米特里·謝多夫日前發(fā)表題為《美國和歐洲的政治路線分歧》的文章稱,兩年來美國政府推行的“美國優(yōu)先”政策足以令歐洲開始重新審視跨大西洋體系。“美國優(yōu)先”與其歐洲盟友的利益產(chǎn)生了直接矛盾,2019年美歐分歧將進一步擴大。當前
“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存在不會改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