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3年,23歲的鄧光吉在巴州區(qū)梁永鎮(zhèn)黑潭村衛(wèi)生室開始了從醫(yī)生涯
立志學醫(yī) 治病救人
黑潭村四面環(huán)山,地廣人稀
談起自己年少時母親生病的情景,幾十年過去了
1980年,年僅20歲的鄧光吉放棄了繼續(xù)考大學的機會
,回到家鄉(xiāng)跟師學醫(yī)。三十多年來,不論天晴下雨還是冬冷夏熱,不論是白天黑夜還是逢年過節(jié),他心系鄉(xiāng)親,像親人般守護著全村人的健康風雨行醫(yī) 情系鄉(xiāng)鄰
在黑潭村
“肚子痛嗎?我馬上就來。”接到病人劉遠中打來的電話
“有他在
36年來
“只要有老百姓打電話,我每天都時刻準備著下鄉(xiāng)
,我沒有車,都是靠走路,這么多年都走過來了。”今年7月7日晚上7點半,鄧光吉剛處理完被蜂子蟄傷的村民,像往常一樣走在返家的路上,黑潭村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。不忘初心 老驥伏櫪
鄧光吉不知不覺59歲了,即將到退休的年紀
,而他卻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。對于未來的打算,用鄧光吉的話說:“只要還需要我,我就一直干下去。”36年來
,鄧光吉每天堅守著自己的陣地。今年參加全市道德模范頒獎典禮一結束,鄧光吉就趕回村里,他說:“你不知道啥子時候有患者,只要離開的時間稍微長一點,我心里就放不下,總感覺在衛(wèi)生室心里才最踏實。”一心醫(yī)別人
兒子想讓他到城里過年
,多次打來電話叫他過去耍幾天。鄧光吉總是一次又一次拒絕:“走不成哦,村里病人多,走不開。”行醫(yī)36年來
,鄧光吉始終把自己的全部心思放在了村民的健康上。提起家里人,他覺得無比愧疚。但一想到村里的留守老人、孩子,需要他這位村醫(yī)時,他感到很欣慰。鄧光吉說:“當醫(yī)生首先要有醫(yī)德。干了這項工作
,你就有責任,老百姓信任你、相信你,你就非得要去。”2015年,鄧光吉榮獲巴中市第三屆“最美巴山健康衛(wèi)士”稱號;2016年8月,榮獲“四川好人”稱號
。2019年,榮獲市第四屆誠實守信模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