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巴城
,有這樣一支戶外健步隊,每天清晨準時出現(xiàn)在中楊大道濱河路上。他們著裝統(tǒng)一健步隊每年都會開展“慶國慶 健步走”活動
退休教師成立健步隊
每日早晨健走一小時
4月20日早上6時
健步隊精神抖擻走在濱河路上
健步隊發(fā)起人及隊長是一名叫李靜的退休女教師。李靜告訴記者
,教師生涯高強度的工作,給身心都造成了不小壓力,她與學(xué)校里部分老師的身體都處于亞健康狀態(tài),于是便想通過運動來改善一下。從2016年開始,李靜就和丈夫開始一起鍛煉身體——每天走路一小時2017年初
最初
健步姿勢大有講究
春夏秋冬風(fēng)雨無阻
“早上好呀,隊友們
健步隊成員行走在春天的油菜花田邊
“別看時間早
近段時間
記者發(fā)現(xiàn)
值得一提的是
健步隊經(jīng)常組織戶外活動
空閑時間
隊員來自各行各業(yè)
年齡覆蓋9歲至70歲
巴城戶外健步隊把不同行業(yè)不同年齡的人聚集在了一起
據(jù)了解
,健步隊的成員有住巴城后河橋、將軍大道、川劇團方向的,還有住在回風(fēng)、通佛路等地的。盡管有的距離健步的地方有點遠,但大家都不覺得這是個問題,他們要么騎車到起點,要么自駕車或打車到起點。此外,也有一些隊員住在一個區(qū)域,就每天相約一起步行出發(fā)到起點。家住西城的王先生
巴城戶外健步隊逐漸壯大,管理也日益規(guī)范
,隊員們自律互助、士氣高昂。最初,李靜自帶音響設(shè)備,制作健步音樂,引導(dǎo)大家做好每一個健身動作。不久后,隊員體諒她,覺得她背著音響還要糾正大家的動作,很辛苦,就建議每人輪流背音響。“背音響放歌是為了走起來大家更有節(jié)奏感,心情更愉快。為避免擾民,我們把音量調(diào)得很低,也減少了很多拍手等有響聲的動作。”李靜說。“每天健步一小時
,健康快樂一整天。”今年57歲的蔣永好是健步隊里負責(zé)拍照、錄像的隊員。每當(dāng)隊伍走在南楊大橋時,他就要飛速沖到隊伍前面拍照記錄。“那會兒天也亮了,周圍有山有水,拍出來的照片相當(dāng)美。”蔣友好說。互相幫助和鼓勵
走出健康與快樂
采訪中
,記者了解到,健步隊的隊員中,有不少人通過健步改善了身體狀況、增強了體質(zhì)。吳尚舉便是其中之一。吳尚舉今年53歲
,曾是一名鄉(xiāng)村醫(yī)生4月16日
不僅如此
,還有許多人被這支隊伍的精氣神所吸引而加入。市民吳林一直熱愛鍛煉,五年前的一天,他跑步途經(jīng)中楊大道時,看到這支身著紅色衣服59歲的趙麗瓊在服務(wù)行業(yè)工作十余年
還有不少隊員,通過長期的堅持
組織活動增進友誼
傳遞全民健身理念
除了一起健步外,每年春季或者秋季
健步隊的成員告訴記者
近幾年每逢國慶節(jié)
李靜說
記者手記
全民健身擁抱健康生活
牟柯
“健步改變了我的人生
同時
對每個人來講
近年來
如今
全民健身